2022-06-01 02:58:02
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的一名副团长突然接到中央军委传来的命令:立刻就任五十四集团军副军长!一时之间,这位副团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从团级军事干部跃升至军级干部,必须要经过师级和旅级的锻炼,绝少有人一下子连跳四级,从副团长直接去干副军长的。而点名让这位副团长直接火箭蹿升的,正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那么,这位副团长是何许人也?邓小平为何要破天荒让他连升四级呢?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接到中央军委任命的这位副团长叫王英洲,王英洲是自建国以来我军内部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1956年12月,时年17岁的王英洲成为林总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兵,靠着战场上的英勇敢战,他一路从战士成长为副团长。他参加过战后朝鲜的保卫任务,打过西藏平叛战争,征讨过印度的入侵,教训过越军的狂妄挑衅,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战争几乎都被他打了遍。
他军功卓著、遇事冷静、悍不畏死,常常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打得敌人溃不成军。在1960年的西藏平叛中,王英洲率领的侦察连于西藏洛隆县遭遇了数十倍于己的叛军进攻。王英洲临危不乱,依托一座寺庙,靠着拼命死守和灵活出击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整整七个昼夜后,与赶来的援军将叛军一举歼灭。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面对两位排长突然牺牲,王英洲奉命顶了上去,带领一个小队冲锋向前,几次穿插迂回至敌后干净利落地将印军悉数全歼。王英洲的每次作战以机智灵活的手腕和敢战必胜的勇气与决心,常常以少打多,杀得敌人作鸟兽散,让战友和上级首长纷纷对他刮目相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功勋老兵,没有在战争年代披红挂彩,却在和平时期意外丢掉一只胳膊,险些让他的军旅生涯几乎戛然而止。1964年11月,在一次实弹演练中,一名机枪手不慎引燃了身旁的炸药包,看着眼前呲呲冒着白烟的炸药包,新兵一时间被吓得呆在原地不敢动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英洲及时冲过去抱起炸药包,拼尽全力猛地向着远方投掷了出去。炸药包刚离手不远,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大爆炸声后,王英洲当即被强烈的冲击波震得晕厥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右臂完全被炸掉,身上大大小小满布爆炸后留下的伤痕,王英洲就此变成了一个二等甲级残疾军人。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没有手就意味无法照料自己的生活,无法参加军事行动,也就意味着军旅生涯走到了头。部队为此都给他做好了转业地方的安排。可倔强不肯服输的王英洲就是不肯离开部队,他说:“我的命是部队的,我天生就是当军人的这块料,离开了部队,我什么也干不了!”王英洲一边用左手加紧训练,一边给上级打报告强烈要求留下来。为了留下来,他日以继夜地拼命练习,很快,刷牙、洗脸、穿衣物都被他练得极其娴熟。可光会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部队毕竟是军事组织,日常的军事训练也不可避免,王英洲狠下心来开始用左手苦练单手装弹夹、单手拆卸枪支、单手射击打靶,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鲜红的血顺着弹夹、枪托汩汩淌下,浸满了整个枪身。三个月后,经过拼尽全力地苦练,王英洲的身体对枪械的使用功能恢复得与原先一样,一枪下去百步之外穿杨不在话下。不仅如此,他的轻装五公里、单双杠、俯卧撑、仰卧起坐、冲刺跑等等,在现实表现中都没有落在其他人的身后。看到王英洲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上级领导经过充分考虑后,最终同意了“铁汉”王英洲请求,从此以后,五十四集团军军的军营里,多了一名独臂的军人。
到了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可此时体制内的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为解决干部老龄化严重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提出在军队内部要大胆提拔、重用一批有资历、有经验、有战功的年轻人到关键领导岗位上来。而王英洲作为久经考验的战场老将,不仅战功卓绝,实战经验丰富,而且声名远播,年纪也比较有优势。就这样,在邓小平的亲自指示下,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副团长王英洲直接被任命为五十四集团军副军长。王英洲成为五十四集团军副军长后,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又日以继夜地努力学习大兵团战法,学习文化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不耻下问向部下和老前辈请教。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快速提升了军事素养,同时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五十四集团军军长韩怀智,对王英洲极为赏识,也给了王英洲很多的机会。大小会议都让王英洲主持,锻炼他的演讲能力。军队有大型演习时,韩怀智也会让王英洲担任演习总指挥,培养他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王英洲主动请缨,亲自率部深入前线与敌作战取得了大胜。战后,王英洲拒绝为自己记功,而是把许多战功全部推让给了战士。从1975年担任副军长到1999年成为河南省军区司令员离休后,他一直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从这一点来看,邓小平同志当年破格提拔王英洲,这个决定极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