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12:00:30
□记者匡奕君宗璇特约记者范智勇杜川通讯员张世琳汪娅
日前,在长江大学举办的“2022年度人才与科技创新大会”上,依托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荆州一医)建设的“湖北省肿瘤个体化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这是荆州市三甲医院唯一一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荆州在医疗领域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荆州三甲医院唯一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
据了解,该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厅和湖北省卫健委为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经荆州市科技局推荐并申报获批的省级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
作为我市三甲医院唯一的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肿瘤个体化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荆州一医肿瘤个体化诊疗及研究水平进入湖北省第一方阵,将进一步提升我市临床医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人民健康需求问题是当下医学研究的主战场,脱离临床的医学科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倡导与践行临床问题驱动型研究,中心在研究方向上将更为聚焦:针对常见、多发肿瘤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开展肿瘤标记物的挖掘;针对复发、转移和难治性晚期肿瘤开展个体化诊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引进及开发新技术,开展干细胞及免疫细胞技术等前沿性研究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推广。
中心在平台建设上将更为开放:荆州一医将联合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荆州分中心)、长江大学医学分子诊断实验中心,网络长江大学教学医院集团、宜荆荆恩区域内30余家医疗机构,采取以区域内三甲医院为主体、县级以上医院为补充的形式,搭建学术、人才和智库高地。
“荆州一医将全力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医学科研机制,建设集临床诊疗、科研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开放式平台;培养造就一支技术高超、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完善肿瘤个体化诊疗体系,形成立足本省、辐射华中地区的恶性肿瘤诊治品牌,并通过各种优化诊疗方案和技术推广,保障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荆州一医副院长、省肿瘤个体化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易村犍阐述了中心的定位。
科技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荆州一医牢牢把握“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创新立院”的发展战略,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水平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医院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0余部,完成成果鉴定50余项,申请专利200余项;获得湖北省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获得荆州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
——科研成果转化捷报频传。流式细胞术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宫颈癌筛查、分子病理、靶向药物分子检测、CTC检测、化疗药物分子检测、羊水染色体检测……一系列创新临床项目竞相涌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服务百姓健康的累累硕果。
——科研项目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行业基金项目4项;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250余项,其中包括省级重点项目6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发展态势趋于平稳。在科研投入上的持续发力,有力牵引了原始创新,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
——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更有力。科创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科技有效供给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荆州一医投资2000万元建立中心实验室,2021年完成临床检测项目1.2万人次。建设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荆州分中心),获批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两大省级平台,建设消化病研究所、遗传与生殖研究所两大校级研究平台。从指导思想到战略部署,再到重大行动的完整科研体系,荆州一医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
医院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力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一批学术型临床医师奋勇登攀、量质齐升,为巩固学科发展、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荆州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浪潮蓄势待发。
科创赋能“五区五中心”建设。今年以来,荆州一医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荆州一医院长李茂坤表示,医院将始终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理念,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奋斗。荆州一医党委书记杨继元表示,科技创新工作意义重大,医院将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以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荆州日报)
文章来源:荆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