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12:10:54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在这其中,结婚算得上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喜事,它意味着一对情侣修成正果,即将组成一个自己的家庭,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而婚礼则是最有仪式感的时刻,也是能够让人珍藏一生的画面。不过对于山西太原的小李和小王来讲,婚礼却变成了一生的噩梦,甚至让小李告别了大好年华,早早地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婚礼当天心情愉悦,婚闹却让人难堪
2012年2月,小王和小李即将迎来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二位新人早早沉浸在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喜悦中。筹备婚礼虽然忙碌,但对于向往婚姻的二人来讲,忙碌中也充满幸福与快乐。
但在临近婚礼的几天,新郎小李却突然变得忧心忡忡。新娘小王询问得知,原来是害怕“婚闹”导致的。
按照当地的习俗,结婚当天亲朋好友是一定要闹一闹二位新人的,为的就是让婚礼的气氛热闹起来。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打新郎,甚至还有说法称:打得越重,福气就越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婚礼前几天,小李的伴郎朋友们就已经扬言要“狠狠地殴打新郎”。对于这个传统,小李虽然害怕,但想着都是朋友,还是在这么喜庆且意义重大的日子里,他们一定会懂得轻重有分寸的。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婚礼当天,小李穿上了一身帅气西装,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接新娘。经过娘家人的“百般考验”,终于把漂亮的新娘子带回了家。
但刚到家门口,小李的好朋友们就簇拥了上来,声称不能让小李这么轻松地把新娘子带回家。看到这副场景,小李知道,自己最害怕的环节到来了。
果不其然,小李的朋友让小李将新娘架在脖子上带回家去。但出于对新娘的形象保护,小李拒绝了朋友们的要求。但他们可不是这么容易被打发的,见小李做不到,便直接冲上去对小李一顿拳打脚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几个人的“狂风暴雨”,小李疼在身体但喜在心里。毕竟这是自己大喜的日子,朋友们之间闹一闹也是为了增添喜庆。
不过小李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把新娘子带回家后,婚礼的每个环节,他都要经历一遍挨打。
起初小李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没想到这些朋友热闹地上了头,已经开始不知轻重了起来,甚至有人对着小李的后脑勺打了一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亲友团过度婚闹,婚礼终成葬礼
一天的婚礼下来,亲朋好友热热闹闹的闹腾了好几个小时,各种招数都使出来了,小李也是挨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好不容易等到婚礼结束,亲朋好友们都走了以后,二位新人才能坐下来休息。
当天晚上,小李感觉身体不舒服,好像一颗大石头压在胸口,让自己喘不过来气。看到小李的反应,新娘小王并没有太担心,以为是婚礼太累导致的。
婚礼结束后的几天,小李仍旧觉得身体不适,甚至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他开始担心了起来。于是和小王共同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小李的气管出现破裂,医生赶紧安排手术进行抢救。
图片源于网络
手术一结束,小李就进入了ICU病房。虽然立马安排了手术,但小李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好转,仍旧昏迷不醒,只能依靠着呼吸机。
病房外的小王看到如此情况,心情难以言喻。仅仅结婚几天的丈夫明明是个健健康康的小伙子,怎么现在就躺在了ICU的病床上?小王每天都在祈祷,希望小李的身体状况得到好转。
但天不遂人意,很快小李的病危通知书就递到了家人的面前。面对这份冰冷的通知单,小王终于绷不住了,失声痛哭的求医生一定要救救自己的丈夫。
图片源于网络
但可惜,在医院竭尽全力地抢救之下,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还是扔下了新婚的妻子与年迈的父母,长辞于世。二人本该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也就这样戛然而止。
面对这个噩耗,小李的父亲母亲,还有刚刚过门的妻子都无法接受,本该幸福美满的一家,全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图片源于网络
新郎死于婚闹,责任该由谁承担?
经过鉴定,导致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婚礼当天,小李一次又一次地挨打造成的。也就是说,当时没有分寸打人的人,都要为这场悲剧承担责任。因此,小李的家人选择了报警。
婚礼当天动手的小鹏、小龙等人,知道小李去世的消息都很难过,并且表示自己有错,愿意赔偿他的家人。
图片源于网络
但被告知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后,几个人却拒绝承担,认为自己并没有恶意,只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办事而已。并且他们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何要让自己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几人的这种想法,小李的家人十分气愤。当然,法律不会因为当地风俗如此,就不去追究几人的责任。
图片源于网络
悲剧收场,即使无心也难逃法律制裁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应当遇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遇见并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属于过失犯罪。
也就是说,小鹏几人虽然不是有意而为之,但自己的行为的确会导致小李死亡,是过失犯罪,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并且经过司法鉴定,在小李的救治过程中,并不存在医疗过错。
婚礼上小鹏几人对小李的殴打,导致小李气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最终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经过法院审判,小鹏等人与小李的死亡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图片源于网络
但考虑到他们的犯罪属于过失,因此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终,小鹏等人共赔偿小李家人36万余元,并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虽然施暴人已经得到了惩罚,小李的家人也得到了相应的赔偿。但白发人送黑发人所带来的痛苦,又怎是金钱可以弥补的呢?
婚礼变葬礼,喜剧成悲剧,如今婚闹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面对这种情况,为何仍旧有人“前赴后继”?
图片源于网络
各种婚闹新闻层出不穷,舆论纷纷之下,为何在如今社会上还有这种情况出现?
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上,关于婚闹的新闻都层出不穷。湖北襄阳的一对新人,婚礼上亲友团对着新郎拳打脚踢,新娘实在是不忍心看下去,光着脚就去护着新郎。
河南的一个新郎,被绑在挖掘机上。挖掘机上下晃动,它正上方几米处还有电线,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屡见不鲜的婚闹现象,人们各有说法。有人认为:结婚就应该热热闹闹的,做点平时不敢做的活动也无伤大雅;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热闹气氛是好,但需要有限度,有底线。
法律意识的缺乏成为婚礼走向悲剧的原因
现在有很多人以婚闹为幌子,进行施暴或者性骚扰。为什么在国民素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仍然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是由于法律意识的缺乏。虽然如今社会人人都能受教育,但对于法律的了解还是不够清楚,这也导致许多人已经在违法的边缘试探却不自知。
现如今,大部分人对于法律的态度既是积极的,同时也是消极的。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却也在某些时刻不自主地“忽视”法律。
图片源于网络
不少人对于很多事情都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部分人在遇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时,也默默选择了“不计较”。
除此以外,法律意识层次较低也是一个原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拥有较强法律意识或者对法律知识掌握较多的人,通常文化素养更高,受过更多教育;而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却恰恰相反。
虽然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较大,但普及法律知识的范围却任重而道远,很多人还不够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犯法的。
图片源于网络
法律意识的缺乏,也与我国的历史有关。众所周知,我国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奴隶制、封建的社会,这导致权力意识在很多人身上根深蒂固。
比如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的权利意识大于法律意识。
虽然如今全国各地都积极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常识也在不经意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当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如今的法律相碰撞时,就会产生矛盾。
图片源于网络
如今社会仍旧有不少人在用传统观念看待社会,解决问题。不过要清楚,如今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同时代是脚步共同发展。
摒弃错的才能接受对的,无法彻底地刨除传统观念,但应当做到传统观念与法律相结合。法律界限的不明确,使很多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最后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图片源于网络
尊重他人,才能拥有和谐婚礼
对他人的不尊重,也使得婚闹现象愈演愈烈。例如:婚礼上无休止的闹伴娘,打着玩游戏的幌子和伴娘进行过分的身体接触;接亲时,暴力破坏女方家的门和家具,将新娘直接抬走。
每次看到这种事情,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都觉得气愤,更何况是在大喜日子里的新郎新娘呢?将婚闹变成一场闹剧的人,说到底就是没有尊重二位新人以及他们的家人。
越来越多的婚闹行为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不由得让人疑惑,这种行为为何会成为传统?又为何会有人坚持这个传统?
图片源于网络
即使遭到众多人的抵制,却仍旧阻挡不住婚闹,低俗婚闹为何成为了一种传统?
婚闹其实也算的上是历史悠久,它的形成和我国古代的婚姻形式有很大关系。我们都听说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当时,一桩婚姻的形成并不全部取决于男女双方的意愿,很大一部分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图片源于网络
在新婚之夜以前,新人们可能连面都没有见过。为了让新人快速熟络起来,两位新人的亲朋好友们就会表演一些欢乐甚至“大尺度”的内容,以此来活跃气氛,促进二人感情升温。
婚闹的习俗,也就此形成。
图片源于网络
婚闹的“前世今生”
早在先秦时期,结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到了汉朝,婚礼就没有那么严肃了,新郎新娘会一起招待宾客。到了晋朝,婚闹逐渐开始“盛兴”,如果新人不接受婚闹,就会有惩罚措施。
直到清朝,婚闹的形式又丰富了起来,分为了“文闹”和“武闹”两种形式。文闹就是宾客们聚在一起,用话语调侃一下新郎新娘。而武闹的内容和今天的婚闹有些相似,也会“打新郎”,不过不是使劲的打,只是为了提醒他要疼爱老婆。
或许是认为文闹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又不能活跃气氛,越来越多多人,选择了更为直接的武闹。
图片源于网络
婚闹不仅存在于中国,西方国家也有。我们现在熟悉的新娘仍手捧花环节,就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但最开始,新娘并不是仍手捧花,而是仍吊带袜来表示自己对宾客们的祝福。
不过很多宾客在酒足饭饱后,会等不及新娘扔,于是便自己动手。之到后来,手捧花代替了吊带袜,婚礼也变得更加文明。
图片源于网络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婚闹成为了如今的样子。但如今在提起婚闹,大部分人十分鄙夷。的确,如今的婚闹都是披上了“热闹”的外衣,来满足邪恶之人的内心。
热闹气氛本没有错,但要合理适度
婚闹原本是为了两个没见过面的人活跃气氛,不过在当今社会,结婚之前两个人从来没见过面是不可能的。因此,婚闹也应当有个合适的限度。
图片源于网络
一味的满足自己一时的快乐,不仅不会让婚礼的气氛变得欢乐,还会让新郎新娘处于尴尬中,甚至触犯法律,得不偿失。
想要减少婚闹的行为,一方面要完善民众的法律意识,知法懂法,才能清楚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在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民众的自身素质,时刻谨记要尊重他人。
图片源于网络
合理婚闹,能让婚礼气氛更加活跃;但过度婚闹,只会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