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4 15:23:51
来自财政部的消息,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财政此前已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据介绍,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
财政部要求,各地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有相关补贴发放基础数据,继续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受极端天气和贸易保护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产量预计会出现4年来首次下滑,库存也是6年来的最低值。同时,从年初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已经上涨了50%以上,这就奠定了国际粮价上涨的外部因素。
与此同时,肥料价格也在上涨。根据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氮肥和磷肥价格涨幅已超30%,钾肥由于依赖进口比例较大,涨幅更是超过了70%。分析指出,化肥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也给农民的种植成本带来较高压力。从国内看,由于品质较好且目前在饲料替代中具有优势,新季小麦价格持续走高,湖北部分地区的新小麦装车价格已经达到了1.78元/斤,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格。
此时发放一次性实际种粮农资补贴,可以说恰逢其时。
今年,世纪疫情与国际市场波动叠加,粮食保供稳价压力更大。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粮食问题上就可以高枕无忧。分析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容不得半点含糊。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