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2 01:27:01
过去的一周,债市打破此前几周纠结态势,机构做多情绪被点燃。机构对央行后续总量型工具操作展开博弈,导致长端品种补涨明显、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特征。此外,当前资产荒现象严重,随着宽货币预期强化,一级市场新债需求也较强劲。
央行上周提到“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使得市场开始再次博弈下一阶段数量型宽松工具落地的窗口,助推盘桓在2.80%附近许久的10年期国债利率中枢显著下行,其他各期限品种普遍下行4-10bp。
业内观点称,在信贷需求不足、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央行或在5-6月维持资金价格在偏低水平。但是,稳经济动员会后,各地陆续放松管控措施,三季度或有增量稳增长措施落地,市场将重回震荡情绪。因此,配置资金建议在此收益率下行机会逐步降久期止盈,长端接近1月降息后低点建议止盈,中等久期、杠杆策略确定性较大。
本周核心关注点包括,5月中国PMI、5月美国PMI、5月美国非农数据、国内疫情进展、稳增长政策。首先,周二将发布5月中国官方PMI,关注5月经济运行情况;其次,周三公布5月中国财新PMI;同时,周三还将发布5月美国PMI;周五公布5月美国非农数据,关注美国劳动力市场情况。此外,本周货币市场走势取决于跨月因素影响,不过在当前资金面环境下,预计跨月无虞,充裕资金面可能会继续支持短端交投。
行情回顾
上周国债期货价格整体显著上涨,其中10年期主力T2209累计上涨0.69%,5年期主力TF2209累计上涨0.38%,国债期货表现好于现券。T合约在上周四涨幅最大,主要是对国务院会议的新增信息定价,上周上涨后T合约价格也突破了1月下旬的高点。
持仓量方面,T/TF2209合约持仓量仍在上升,但随着移仓换月趋于结束,2209合约的持仓量将趋于稳定。从成交持仓比来看,上周国债期货的交易情绪和前一周相近,交易情绪的高点在周四。
银行间现券也同步回暖,由于流动性宽松预期强化,市场做多情绪高涨,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数据显示,10年国债活跃券220003累计下行7bp,十年国开活跃券220210累计下行6bp。
具体而言,上周一受流动性宽松影响,债券做多情绪升温,当天220003下行2.25bp.上周二,消息面平静,市场窄幅震荡。上周三国务院召开“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但没有提到超预期的宽信用措施,这导致债市做多情绪大幅升温,当天220003下行3.4bp.周四市场继续消化“稳住经济大盘”的信息,债市情绪延续向好。周五消息面平静,利率下行后市场再次陷入纠结,当天220003上行0.75bp。
期限利差方面,上周国债10年期-1年期利差收窄5bp至78bp,国开10年期-1年期利差持平在98bp,国债长端下行幅度大于短端,导致曲线呈现牛平态势。此前期限溢价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长端利率下不动,主要受宽信用预期的阻碍。
信用债收益率也大多下行,5年期AA等级城投债下行幅度最大,为8.67bp,3年期AA-等级中票下行幅度最大,为8.05bp.信用利差方面,上周除3年期AAA等级、AA等级、5年期AA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外,各等级各期限城投债信用利差均走阔;同时,除3年期AAA等级、AA等级、AA-等级中票信用利差收窄外,其余各等级各期限城中票信用利差均走阔。
海外债市
数据显示,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4bp,投资级美元债收益率下行7bp,高收益美元债收益率上行45bp.彭博巴克莱指数投资级美元债上涨0.43%,高收益美元债下跌1.03%。
5月26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5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对美联储接下来的加息路径进行了阐述。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一致认为,委员会应通过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和减少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将货币政策立场转向中性姿态,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或应将目标范围提高5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对通胀预期有所调整,对未来三年的PCE预测做出修正。随着总需求放缓和供应限制的预期缓解,经济供需失衡有所缓解,美联储将2022年-2024年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预期修订为4.3%、2.5%和2.1%。纪要中也有表述称“许多与会者预测,加快撤出支持性货币政策将使委员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更好评估政策紧缩的影响,以及经济的发展形势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政策调整。”
从市场反应来看,市场认为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美联储通过快速加息加大对当前通胀的遏制力度,并提前结束加息,以应对后续的就业和经济衰退风险,这无疑是一种鸽派意愿的释出。此外,上周公布的美国住宅销售、消费信心指数等高频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景气度下滑,市场也仍在定价衰退交易。向后看,美债曲线或将继续平坦化。
一级市场
上周,新发行利率债3531亿元,利率债净供给为426亿元,其中,发行国债540亿元、政金债400亿元、地方债2591亿元,利率债整体发行量出现回落,叠加利率债到期量上升,上周利率债净供给规模环比出现回落。
招标结果方面,上周利率债招标需求旺盛,3-7年仍然是需求最为集中的期限。上周四的3年和7年国开债投标倍数分别高达7.7和6.6,市场热情较高。
信用债供给数据显示,上周共发行2500.07亿元,较前一周(1562.95亿元)环比大幅上升;由于发行量上升,上周信用债净融资615.10亿元,较前一周的-314.55亿元环比上升。分产业债和城投债来看,上周产业债发行规模1479.70亿元,较前一周的1063.75亿元环比上升,上周产业债净融资规模环比上升,为485.56亿元;城投债发行规模1020.37亿元,较前一周的499.20亿元环比大幅上升,城投债当周的净融资规模环比上升,为129.54亿元。
分主体评级看,AA-及以下净融资为负,其他等级信用债净融资均为正;分企业性质看,上周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信用债净融资分别为209.27亿元、407.43亿元和-1.60亿元,分别较前一周环比变化207.01亿元、661.55亿元和61.10亿元。
公开市场
公开市场方面,上周央行每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全周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公开市场净投放为零。本周将有500亿的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净融资金额在2800亿元左右,叠加跨月因素,预计会对资金面造成一定扰动,不过考虑目前的资金面情况,超额续作公开市场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可能根据调控需要,继续等量开展7天品种逆回购操作,以保证资金面平稳和流动性合理充裕。
上周资金面延续宽松态势,但资金价格边际抬升。R001上行5BP至1.44%,R007上行14BP收于1.82%,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较上周小幅上行1BP.资金供给情况与前一周变化不大,资金需求压力较前一周减小,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较前一周减少1292亿元,政府债净融资减少千亿至2281亿元,杠杆小幅回落。
此外,本周同业存单共计到期1889亿元,较上周减少3521亿元,1年期品种集中度较高,达到1133亿元以上,预计续发压力不大。5月全月剩余到期1119亿元,占目前存量的0.8%,占比较小。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释放后续宽松工具信号,叠加稳增长和社融弱势背景下,保障信贷需求的政策方向不会变化。后续“宽信用”压力进一步提高,叠加二季度政府性债券供给高峰将至,银行的负债能力将接受考验。
要闻回顾
5月23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6方面33项的稳经济措施,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和保障基本民生六大方面出发,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背景下,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
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会议压实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强调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26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信贷工作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提到“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降准、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
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公告〔2022〕第4号《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程序,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以法人身份入市,对于拟备案机构及已备案机构的新增产品,无需再逐只产品备案。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本周货币市场走势取决于跨月因素影响,不过在当前资金面环境下,预计跨月无虞,国务院及央行均释放了新的宽松信号,资金面仍是易松难紧,利率低位料将持续,中期看,充裕资金面可能会支持短端维持低位。央行释放后续宽松工具信号,叠加稳增长和社融弱势背景下,保障信贷需求的政策方向不会变化。
华泰固收:当前十年国债活跃券利率在2.75%,博弈的空间和时间仍显逼仄,若想博弈需注意控制时间和幅度,快进快出。空间来看,前期十年期国债利率底部2.7%左右仍是相对重要的下行阻力位。未来仍需警惕的不利因素包括,北京上海疫情逐渐平息、稳增长政策加码、资金面情况、债券供给等。多数投资者还是愿意用3、5年的品种操作,但仍建议构建哑铃型组合,利用组合凸性博弈短期变盘风险,目前效果较好。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